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刘金虎逐花放蜂酿造甜蜜生活

    信息发布者:赤脚寺
    2017-12-05 16:59:53    来源:搜鹿网   转载

    每到花季,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海拔一千多米的笔架山上就开满了槐花、六道木花等,是蜜蜂采蜜的好地方。溪源村村民在山下发展养蜂产业,蜂农们逐花放蜂采蜜,依靠养蜂产业增加收入,不仅摆脱了贫困,还酿造出甜蜜的生活。

      记者魏民 通讯员刘利伟

    刘金虎和妻子检查蜂箱

      毛收入十多万

      在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,人均耕地不到两分,仅靠地里的收入实现脱贫绠短汲深。该村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养蜂这一特种养殖产业,逐步摸索出一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路径。

      刘金虎,溪源村村民,今年46岁。记者在村委会见到了他,他刚从外地放蜂回来。到外地采蜜,成本增加,仅运费就需七八千元,村里有5户蜂农到外地采蜜,刘金虎就是其中之一。在村里,只有他到东北放过峰,这件事让他颇为得意。

      刘金虎很健谈,他追本溯源向记者讲起家庭的养蜂传承。“我的父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养蜂,由于家里穷,他和另外一名村民合伙买了一群蜂。我是家庭中第二代养蜂人,从2007年开始养蜂,虽起步晚,但胆子大,敢走南闯北,逐花采蜜。”刘金虎说。

      在国内,蜂农从南到北采蜜有东、中、西三条线路,刘金虎走的是东线。去年11月底,他从村里出发,直奔广东肇庆,在当地主要是繁殖蜜蜂,去时他带了130群蜂,在肇庆的两个半月间,他的蜜蜂发展到160群。“也可以发展到500群,但扩大规模的同时,也增加了成本,效益会受到影响,因此适量发展蜂群。”刘金虎认为。

      蜜蜂在采集过程中会出现有蜜有粉、有蜜无粉、有粉无蜜的状况。3月初,他从广东肇庆“转战”到湖南南县,此时该县油菜花正盛开,他在南县驻扎了将近一个月,因春雨霏霏,蜜蜂无法从蜂箱中飞出,且花朵上沾满了雨水,蜜的质量不高,在南县仅收获了2吨蜜,以每斤7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商贩,再由商贩进行加工。

      4月10日,刘金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延庆,此时杏花竞相绽放,之后他又前往昌平,采集槐花,作为辅助蜜源,一直采到5月15日,共采了1.5吨蜜,然后回到涿鹿。这段时间,笔架山上的野花已经绽放,刘金虎放蜂主要采集六道木花等,一直采到6月17日。次日,他星夜出发前往东北,在黑龙江省五常市,他将蜂箱放在林场边上,采了一个月,7月13日出场。之后又“转战”到辽宁省葫芦岛市新城县。从东北回来后他又拉上蜂箱匆忙赶到宝昌为向日葵授粉,之后,又到赤城采荆芥……

      搭个帐篷就放蜂,凭借着吃苦耐劳,刘金虎四处闯荡,今年养蜂毛收入达到十多万元,这让村民们艳羡不已。

      蜂蜜换粮食

      离村5里地就是笔架山,海拔一千多米,山上开满了槐花、六道木花等,是蜜蜂采蜜的好去处。靠山吃山,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溪源村就有养蜂的,不过蜂农数量并不多,仅二三户,养蜂10群就算多的了。每年五六月蜂农拉上蜂箱到笔架山下放蜂,采上一个月,等花谢了再回村,之后挑上两桶蜜到保岱镇等周边村镇去换粮食,一斤蜜换2斤玉米。

      韩世军,溪源村党支部书记。据他介绍,溪源村的蜂农数量在涿鹿县算多的。

      最近几年,村里做强做大养蜂这一特种养殖产业。2012年,溪源村成立了永欣养蜂合作社,2013年注册了“笔架山”牌蜂蜜。目前村里有8户蜂农,蜂群数量达到500群,蜂农中养殖最多的有150群蜂,最少的有30群。蜂农们逐花放蜂,采集槐花、山杏花、山桃花、油菜花等,除了采蜜外,还到宝昌、康保等地为葵花授粉,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。

      “溪源村的蜂蜜为绿色产品,原生态的野花无污染,蜂蜜中也没有添加饴糖,可保存5年。蜂农除了零售外,还批发给北京等地的制药厂,用来加工中药蜜丸,村里每年销售蜂产品5万斤。”韩世军介绍。

      蜂农话蜂事

      村民刘永全也是村里的养蜂户,见到他时,他正开一辆三轮车从地里回来,车上是刚收回来的玉米。记者跟随来到他家。这是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,宽敞的院中摆放着蜂箱,部分蜂箱上还覆盖着稻草。蜜蜂在院子里嗡嗡地飞,在蜂箱间进进出出。

      刘永全今年61岁,家里只有他和老伴,两个女儿已成家。他家有8亩地,其中半亩水浇地种植玉米,亩产六七百斤,留作口粮。其余的地种植了大杏扁,每亩地收入300元。

      “秋天花少了,蜜蜂采不上蜜,就相互偷蜜,蜜蜂之间为了夺蜜相互打架,我家死了不少蜜蜂,还被偷空了好几箱蜜。”刘永全说。

      谈到养蜂经历,他介绍道:“我从二十多岁时开始养蜂,不过那时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蜂。在院里放上蜂箱,买上一群蜂,让蜜蜂在村子采蜜,采上就算采上了,采不上拉倒,后来蜂群都死完了,但是自己没有就此作罢,多年坚持才掌握了养蜂的技术。”

      从地里刨不出多少食来,于是他重操旧业,将心思大都放在养蜂上,他家的蜂群数量达到80群。

      “卖蜜收入2万元、花粉收入1万元、授粉收入1万元、蜂蜡收入1万元,另外还有蜂王浆的收入……今年靠养蜂我家毛收入可达四万多元,抵得上一个小工收入。”刘永全高兴地说。

      酿造甜蜜生活

      在溪源村,尽管不是家家户户养蜂,但村民都关心着蜂农和蜂事,话题自然也离不开这些,因为养蜂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      该村是省级旅游示范村,山明水秀,秀色可餐,外地的绘画、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该村写生、拍摄,就住在村中农家院里,旅游者除游山玩水外,临走时还要买上五六瓶蜂蜜。

      溪源村有266户557人,常住村民300多人,其余的人在外打工。村民主要种植玉米,亩产1500多斤,还在退耕还林地里栽种了大杏扁,每斤开口杏核卖4至6元。

      溪源村是贫困村,但村民不等不靠,通过养蜂摆脱贫困,酿造甜蜜生活。

      蜜蜂在采蜜过程中腿上沾有花粉,蜂农在蜂箱入口处放置小盒,蜜蜂入箱花粉就会掉落在盒内,花粉是颗粒状的,既可食用,又可做化妆品,每公斤30元;蜂蜜每斤15元;蜂王浆每斤140元;蜂窝做偏方,用来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等。蜜蜂在蜂农之间也可买卖,秋天一群蜂卖五六百元,春天时卖八九百元。

      刘金虎介绍,如今,不少城市都十分重视养蜂产业,根据蜂农的养蜂数量给予补贴,蜂产品也可以通过高速绿色通道运输。蜜蜂浑身都是宝,养蜂产业前景广阔,对于未来,蜂农刘金虎充满了憧憬,他坚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     

        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